下地“倒斗”的那些事儿(1)
海昏侯墓挖出来的马蹄金↑↑
这些伙计一言不发地站着,盯着中间那个正在沉思的络腮胡中年男子。
他叼了一支烟,蹲在地上,不时抓起一把土闻了闻,摇摇头,又走了几步,又抓了一把土,说:“这埋的有点深啊,先下几铲看看。”
几个年轻小伙听到号令,立刻跑向停在不远处的几辆越野车,打开后备箱,里面满满放着的全是洛阳铲和不知道多少公斤的炸药,在角落里有几个包裹的严严实实的不明物体。
“哥,那是啥?”一个愣头青指着角落那些黑乎乎的东西说到。
“就你丫话多,第一次下斗吧,”旁边那胖子笑着看了他一眼,“得,甭给这儿废话了,干活去。”
几个人把螺纹钢管接起来,把铲头接上,一个老手拿着短柄锤子开始下铲。忙活了好半天,那中年男子用泥刀在地上开始把这些铲洞连起来。
一会儿的功夫,地上就画出了古墓的大致轮廓。
终于探明了墓道的位置,一行人神情都严肃了起来。
“黑驴蹄子都备上,兄弟们,走嘞!”中年男子话音刚落,几盏灯“唰”地亮了起来,一伙人一个接一个,小心翼翼的踏入墓道。
走在最后的年轻人面无表情,把手轻轻地扣在了腰间的黑金古刀上。
一般来说,目前的考古发掘多是配合基础工程建设,如三峡工程、房地产开发,或者配合盗墓。
肯定有人会想:“配合盗墓?你们这群小辣鸡找不到墓就是找不到嘛,比人家盗墓的技术差就是技术差嘛,说得倒好听啊。”
其实不是啦~大家想想,盗墓的用炸药直接炸开一个口子,进去看着什么值钱就拿什么,对历史研究极有帮助的竹简、丝帛、壁画等就这样随便扔着,一下雨都淹了怎么办!
所以配合盗墓都是抢救性发掘啊朋友们!我们才不是官方盗墓呢摔!
前期调查资料的准备当然也不是看风水啊,偶然间在自家的古董铺子里收了古地图啊,翻开了五十年前爷爷的笔记啊······
规范的步骤应该是这样子的啦:
首先,需要具有田野发掘领队资质的人去提交材料审批,获批后才能成为一个合法的可以发掘的田野考古团队。
然后收集相关的文献资料(这里发生过什么大事?曾发生过重大自然灾害?)、考古资料(前人是否有调查过?有什么结果?)、地理地貌信息资料(地形、气候如何?对考古遗存的保存有什么影响?)。
在了解完这些资料之后,就可以派人去目的地进行详细调查,进行适当的试掘、打探铲,基本划定遗址的范围,确定发掘的面积。同时,确认文化堆积的情况,调查遗址的环境及其保存现状,为以后的发掘打下基础。
从盗墓神器到考古利器:洛阳铲↑
图片来源:凤凰安徽网↑
同时,考古发掘的定义是“为了科学研究,经文物行政部门批准,根据发掘计划,对埋藏文物的地方、对古文化遗址、古墓葬进行调查、勘探和发现、挖掘文物的活动或工作。”
也就是说,考古发掘的对象并不都是墓葬,而是有自然遗存和人工遗存两类。其中人工遗存又有遗物、遗迹和遗址等,墓葬只是全部人类遗存中并不特殊的一类遗存。
而且,考古遗存发现后不一定就要发掘,很多仅经过发掘和调查的遗址,也能为研究提供很多信息。
当然啦,比黑驴蹄子什么的重要一百万倍的,是防晒霜啊!
(同款黑人问号脸你值得拥有↓)
图片:见水印,涉及版权请联系。
文字:橘子呀
编辑:言非离
如果你有与文物、考古、历史或博物馆相关的问题,欢迎提问。
直接消息回复即可。
我们会尽力在最短的时间内给你回复。
但因为是学生党,可能会迟到·······
但我们一直在向着你来的方向奔跑!
--来自于努力为大众普及文化遗产知识的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matijina.com/mtjzy/5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