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马蹄金 > 马蹄金作用 > 正文 > 正文

河北定县40号汉墓出土黄金货币及相关的几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5/15 19:36:47
北京去哪个医院看白癜风比较好 htt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年江西南昌海昏侯墓葬的发掘,共出土各类珍贵文物1万余件,其中出土各类金器件,包括大小马蹄金、麟趾金、金饼(其中也有部分小金饼)、金版,是我国汉墓考古史上保存最完整、数量最集中的一次发现,引发了对汉代黄金货币研究的新一轮热潮。

汉代黄金货币在我国如陕西、河南、河北、湖南、湖北、北京、广西、广东、山西、辽宁、安徽、江苏、浙江、山东等多地皆有发现,其中以饼块形状居多,也有中空的蹄形金,但与海昏侯墓葬同样形制的马蹄金与麟趾金仅见于河北定县40号汉墓曾有出土。

年5月发掘的河北定县40号汉墓,乃是西汉中山怀王刘修之墓,刘修嗣位于汉宣帝地节元年(前69),死于宣帝五凤三年(前55)[2]。该墓出土的黄金货币从数量上、品种上都具有相当的特殊性,且时代明确,其资料价值无可替代。然囿于当时的宣传力度,并未引起学术界的足够重视,以至于直至本世纪初在对马蹄金、麟趾金的认识上仍存在诸种歧义,笔者曾就此进行过专门探讨[3]。由于定县40号汉墓已公布的资料过于简略,给相关的后续研究带来了不便。为了解这批黄金货币的详细情况,笔者对这批黄金货币进行了进一步的整理,在尽可能详尽公布这批资料的同时,也对黄金货币目前存在争议的几个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定县40号汉墓出土的黄金货币

定县40号汉墓位于河北定县县城西南四公里的八角廊村西南,于年5月到12月发掘。该墓墓主身着金缕玉衣,墓中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及竹简,出土的黄金货币包括小金饼40枚,大金饼2枚,掐丝贴花镶琉璃面大小马蹄金各2枚,掐丝贴花镶白玉面麟趾金1枚。其中小金饼、大小马蹄金及麟趾金出土于尸身右侧,2枚大金饼则分夹于墓主两腋[4]。现将这批黄金货币的详细情况介绍如下:

小金饼40枚,均为锤击而成的薄片状,厚薄不均,一面凸,一面凹,边缘切割痕迹明显(图1、图2),有的切割较为规则,有的则锤击成不规则形状,有的还为折叠后重复锤打而成(图3、图4),直径32×33至47×57mm,厚2-5mm,重量从42.47—75.78g不等,40枚合计重.86g,平均枚重约57.55g(详见附表一)[5]。

图1部分小金饼正面

图2部分小金饼背面

图3小金饼切割、折叠情况

图4小金饼切割、折叠情况

附表一定县40号汉墓出土小金饼统计表(单位:mmg)

大金饼2枚,圆饼状,正面光滑,有冰裂纹,中心内凹,背面凸起,有不规则的波纹及不均匀瘤状凸点,多有坑洼或空洞现象。其形有如沈括《梦溪笔谈》卷二十一所述的“蹏金”:“蹄作圆饼,四边无模范迹,似于平物上滴成,如今乾柿,土人谓之柿子金。”2枚直径均为62,缘厚6mm,之一高9mm,实测重量.91g,面有“”形戳记(图5);之二高8mm,实测重量.65g,面有“”“”形戳记,“”形下有一方形戳记,似为一“吉”字(图6)。

大马蹄金2枚,装饰精美华丽,底面呈“”形,象形马蹄,底面外缘又刻划一周“”形饰纹。斜壁向上略收,壁前高后低,形如马蹄,壁面饰以四道较为规整的横向波纹,上壁周缘以金丝掐成的纹样镶饰,上口略小于底径,镶嵌琉璃等饰物。2枚大马蹄金掐丝贴花纹样相同,主体纹饰为两周连珠纹中间夹一周珠花纹,下面为一周“”形纹。之一上口镶嵌物石化,底径59×50mm,上口径46×35mm,前壁斜高41mm,马蹄金垂直高度35mm,加镶嵌物重.85g(图7、8、9);之二镶嵌物缺失,上口变形,内有支撑镶嵌物的四个小凸起,底于“”形阴刻纹内模铸阳文“上”字,底径58×50,上口径53×25,前壁斜高46,垂直高40mm,重.02g(图10、11、12)。

图5大金饼之一

图6大金饼之二

图7大马蹄金之一

图8侧视

图9底部

图10大马蹄金之二

图11侧视

图12底部

图13小马蹄金正视

图14侧视

图15俯视

图16后视

图17底部

图18麟趾金

图19俯视

图20侧面

图21底部

小马蹄金2枚,其形略如大马蹄金,唯其较小,壁饰三道横向波纹,金掐丝贴花纹样有别,小马蹄金底于“”形阴刻纹内模铸阳文“中”字,之一金丝掐丝贴花主体纹样呈“”形,上口镶不完整的绿色琉璃面,底径26×20,上口径20×17,前壁斜高21,垂直高19mm,加镶琉璃面重31.84g;之二掐丝贴花主体纹样呈“”形,底径26×20,上口径20×16mm,镶嵌物缺失,里面露出支撑镶嵌物的四个小凸起,前斜壁高18,垂直高17mm,重30.93g(图13-17)。

麟趾金1枚,掐丝贴花镶白玉面,整体似趾瓣形,中空,长斜壁,前壁斜度较大,后壁较短,上壁周缘以金丝掐成的纹样镶饰,主体纹样呈“”形,后侧有一金丝盘成的珠花状结节,上口镶嵌一椭圆形白玉面。底部略呈椭圆形,前略尖,后部略圆。通体经抛光华丽精美。底径48×15,上口径27.5×12.5,前壁斜高55mm,垂直高34mm,加镶嵌面重65.67g(图18-21)。

定县40号汉墓所出以上黄金货币种类多样,总重量合计.73g。其中装饰精美之马蹄金与麟趾金目前其他地仅见于海昏侯刘贺墓出土。

二、相关的几个问题1.关于马蹄金、麟趾金

马蹄金、麟趾金之记载始于《汉书·武帝纪》太始二年(前95)诏书,“诏曰:‘有司议曰,往者朕郊见上帝,西登陇首,获白麟以馈宗庙,渥洼水出天马,泰山见黄金,宜改故名。今更黄金为麟趾、蹏,以协瑞焉。’因以班赐诸侯王。”[6]

“”,是古代的一种良马。应劭注曰:“古有骏马,名,赤喙、黑身,一日行万五千里也”[7]。“蹏”即蹄的本字,蹏即马蹄,故马蹄金之形制并不难以理解。而由于对麒麟足形状的认识不一,从而造成了对麟趾金认识的模糊与混乱。综合起来,现今对麟趾金、马蹄金的认识可归纳为如下几种:1.以圆底背中空为麟趾金,椭圆底背中空为“蹏金”,黄盛璋先生[8]和张先得先生[9]均持此说。2.以金饼为麟趾金,背中空者为马蹄金[10],如刘瑞先生将定县40号汉墓出土的大小马蹄金及麟趾金均称作马蹄金,而将出土的大小金饼均称作麟趾金[11]。3.认为麟趾金包括全部圆形饼金(使用流通型)和圆形底蹄形饼金(贡祭摆设型),马蹄金为椭圆底蹄形饼金,此说似是对黄盛璋先生“Ⅰ式饼金为Ⅱ式麟趾金之祖型”之说的进一步发展,认为圆形饼金为“麟的足迹”[12]。4.趾瓣状者为麟趾金,蹄状者为马蹄金[13]。对此,笔者也曾进行过专门的探讨[14]。麟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灵异瑞兽,非现实中存在的固有物种,关于麒麟的形象各代的看法并不一致,据笔者考证,西汉武帝时的麟足不管是双趾还是五趾,必当是趾瓣形状的[15]。

在关于马蹄金、麟趾金之记载的汉武帝太始二年诏书中,明确记载了“更黄金为麟趾、蹏”的目的是:“以协瑞焉”,“因以班赐诸侯王。”据此我们可以推断,武帝所铸麟趾金、马蹄金应具备以下特点:1.一次协瑞的纪念性铸造产物2.制作精致3.赏赐给了诸侯王。而从目前西汉黄金货币的发现来看,各地形似马蹄形之黄金铸币并不鲜见,但目前仅有河北定县40号汉墓和江西南昌海昏墓出土的掐丝贴花镶琉璃面(或其他面)的马蹄金和麟趾金完全符合上述条件,马蹄金形似马蹄,麟趾金呈趾瓣状,其当为汉武帝太始二年所铸马蹄金与麟趾金无疑。定县40号汉墓乃西汉中山怀王刘修之墓,刘修嗣位于汉宣帝地节元年(前69),死于宣帝五凤三年(前55)[16]。其时与武帝铸行麟趾金、马蹄金的太始二年(前95)相去不远,其麟趾金、马蹄金或由汉宣帝赏赐,或由前代中山王继承而来。南昌海昏侯墓墓主为第一代海昏侯刘贺,刘贺为汉武帝刘彻之孙,其父刘髆乃汉武帝与其钟爱的李夫人所生之子,后元元年(前88),年仅5岁的刘贺嗣父位,成为西汉第二代昌邑王。元平元年(前74),汉昭帝驾崩,因无子,刘贺被拥立为帝,在位仅27天,因荒淫无度被废,仍回故地昌邑(今山东巨野),削为平民。汉宣帝亲政后,下诏“封故昌邑王贺为海昏侯,食邑四千户”,移居豫章国(今江西南昌),数年后,又将其降为千户侯国。神爵三年(前59),刘贺去世,史称汉废帝。刘贺墓中大量多种类黄金当由其父继承及任昌邑王和皇帝时聚敛而来。

制作精美的马蹄金与麟趾金,目前仅发现于定县40号汉墓及海昏侯刘贺墓,其以实物形态证实了汉代曾铸有马蹄金、麟趾金的记载,明晰了关于其形状记载的模糊部分,是考古工作补史、证史作用的又一形象例证。其是作为“协瑞”的纪念物出现的,而从目前的证据来看,其可能仅于太始二年制作了一次,用于赏赐了诸侯王,并未作为货币流通。马蹄金与麟趾金之称也应自此而始。而此后出现的所谓马蹄金与麟趾金乃是由此记载转引沿用而来,已非汉武帝铸行时协祥瑞的原形原义[17]。

图年江苏省盱眙县南窑庄出土的铜壶、金兽和储藏在铜壶内的36块金币(图片来源于吴兴汉《楚金币的发现与研究》,《故宫博物院院刊》年6期)

2.关于蹄形金

本文所谓的蹄形金是指各地出土的底面圆形(或椭圆形)背中空的呈截面马蹄状的饼金。即笔者在《西汉麟趾金辨析》一文中归为的Ⅱa式—Ⅱd式,此类黄金亦可称为马蹄金,但其有别于因“协瑞”而制作的精美的马蹄金与麟趾金。

蹄形金在各地出土较多,本文中蹄形金各式仍依笔者《西汉麟趾金辨析》一文。这类蹄形金在海昏侯墓中也有出土[18],详细资料尚待公布。

由蹄形金出土情况及蹄形金各式比较中我们可以得知,Ⅱ型(a式—d式)中所谓圆底背中空者与椭圆底背中空者多不甚规整,特别是上口大小不一,多有变形,并无规律。相比较而言,圆底小口的Ⅱa式略显规整些。有些椭圆底长短径之差很小,只是略呈椭圆,甚而我们可以将部分椭圆底理解为圆底铸制不规范或圆形底因中空而挤压变形所致。各式多有共出现象,以圆底小口和椭圆底大口居多,且多伴出。

蹄形金以窖藏及零星出土为主,除海昏侯墓外,多无确切年代。在公布的资料中,原断代多以太始二年(前95)诏书为据。前文分析我们可以确知太始二年铸行的马蹄金、麟趾金与此类蹄形金并不一样,并不能作为此类蹄形金断代的依据。在江苏盱眙南窑庄窖藏中,Ⅱa、Ⅱd式蹄形金与Ⅰa式金饼及楚国的“郢爰”金版共出,同置于战国后期的陈璋圆壶中[19](图22)。而江苏盱眙南窑庄文物窖藏时代据黄盛璋先生考证或当与秦末楚汉纷争之时有关[20]。秦士芝先生亦认为此窖藏时代在秦末,下限不应超过汉初,既可能同楚怀王在盱眙称王建都的历史事件有关,也有可能同荆王刘贾有关[21]。河南扶沟古城村窖藏中,在上为铜鼎,内装铲形银布币18块,在下为铜壶内装金币块,其中Ⅱb、Ⅱd式蹄形金与Ⅰa式金饼碎块及“郢爰陈爰”等楚币共出[22](图23)。黄盛璋先生认为装银布币之铜鼎属三晋式之中原鼎型,2号蹄形金底刻文是三晋文字标准写法,考证后认为“银布币与金币都应属韩,其中马蹄金更为确定无疑”[23]。河南襄城蹄形金与“郢爰”“陈爰”等金版及金饼共出于一个绳纹陶罐内,附近地面及土层中可见少量战国晚期的绳纹筒瓦和板瓦。以上各地蹄形金均与楚国的“郢爰”“陈爰”等共出,应不是巧合。我们并不能武断地说所有发现的蹄形金均为战国,至少说明蹄形金在太始二年诏书之前便已存在,此或即太始二年诏书中的“宜改故名”之说的由来。马蹄金、麟趾金之名应是自太始二年开始的。太原东太堡[24]金饼上及杭州市老和山汉墓[25]出土冥币陶饼上的“令之”应只是对麟趾金的一种附会和象征,并不能代表麟趾金的真实形状。

图年河南省扶沟县出土部分金银币及容器铜鼎(图片来源于吴兴汉《楚金币的发现与研究》,《故宫博物院院刊》年6期)

图24河南襄城9号金饼空洞现象

图25谭家乡金饼中插补金块现象

图26河南扶沟Ⅲ式金饼切块(中有空隙)

而从发现的蹄形金实物来看,器型不规整,重量不规范,如盱眙圆底的Ⅱa式重量在.5-.6g之间,椭圆底的Ⅱd式重量在.8-.2g之间;河南襄城椭圆底的Ⅱd式重量.8-g之间。蹄形金重量值相差较大,已远远超出了正常误差范围,可见并无统一规范的标准,比较符合早期货币的特点。而河南襄城约四分之一切块蹄形金及北京怀柔崎峰茶公社半块蹄形金的发现,则表明了此类蹄形金称量货币的特性。

从此类金币的铸造技术方面来看,Ⅱa—Ⅱd式蹄形金制作较为粗糙,似与滴铸而成的圆形金饼有一定的渊源关系,应亦为滴铸而成。金币在滴铸过程中会因气泡产生沙眼现象,普遍形成空洞,空洞或大或小,有的形成大面积空洞现象(图24),如谭家乡金饼中有部分金饼内空可以填塞金块者[26](图25),如河南扶沟金饼中的Ⅲ式,其背凸起,中有空隙(图26),更似蹄形切后形成,可视为这一发展过程的过渡环节。在谭家乡圆形金饼上普遍存在的锤打痕(底面上的冰裂纹或许即为锤打所致)或许就是为了减小空洞现象而所为。在铸币时有意向周壁浇铸从而形成中空的蹄形铸币,从而形成上口大小不一,周壁高矮不同的现象,此即现今发现较多的背中空的蹄状金,而蹄形金的所谓蹄窝也应是气泡所致。关于此型铸币成因,有学者将其归结为可以防伪[27],饼形金普遍存在的中空现象为作假填塞其他物提供了便利,而背中空的蹄形金则更便于检验。笔者认为此说似有一定道理。然则背中空的蹄形金由于要求冶铸技术高,且难以规范,在剪切使用时多被压扁,故而使用上不及圆形金饼普遍。从现有考古发现来看,汉代黄金货币以饼块状为主,即使在汉武帝“更黄金为麟趾蹏”之后,金饼仍是黄金货币的主要形制,终汉之时,圆形金饼始终是黄金铸币的主流形式。

注释:

[1]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南昌市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年7期P58,记载为出土各类金器件;熊贤礼:《汉代海昏侯国与南昌汉代海昏侯墓考古》,《收藏家》年3期P7,记载为出土金器件。本文暂依前载,此注。

[2][16](东汉)班固:《汉书》卷十四《诸侯王年表》。中华书局,年,页。

[3][14][15][17]胡金华:《西汉麟趾金辨析》,《中国考古学会第十五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年。

[4]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定县40号汉墓发掘简报》,《文物》年8期。

[5]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定县40号汉墓发掘简报》,《文物》年8期。器形描述及重量为实物观摹和实测而得。

[6]班固:《汉书》卷六《武帝纪第六》,第-页,中华书局,年。

[7]班固:《汉书》卷六《武帝纪第六》,第页,中华书局,年。

[8]黄盛璋:《关于马蹄金、麟趾金的定名、时代与源流》,《中国钱币论文集》,中国金融出版社,年,-页。

[9][27]张先得:《记各地出土的圆形金饼—兼论汉代麟趾金、马蹄金》,《文物》年12期。

[10]马书波、王永波:《山东长清双乳山汉墓麟趾金刻划符号的判识》,《考古》年1期。(此观点虽未在文明确表示,但从文中《表一》可归纳而出)

[11]刘瑞:《海昏侯刘贺墓中多黄金的原因探析》,《唐都学刊》年3期。

[12]陕西省文物局文物鉴定组:《记西安北郊谭家乡出土的汉代金饼》,《文物》年6期。陕西省文物局文物鉴定组:《谭家乡汉代金饼整理报告》,《文博》年3期。

[13]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定县40号汉墓发掘简报》,《文物》年8期。

[18]王樊:《海昏侯墓主椁室出土两枚马蹄形金器》,《中国江西网》-11-14。

[19]罗志文:《南窑庄窖藏研究史述》,《文物鉴定与鉴赏》年6期。

[20]黄盛璋:《关于马蹄金、麟趾金的定名、时代与源流》,《中国钱币论文集》,中国金融出版社,年,页。黄盛璋:《盱眙新出铜器、金器及相关问题考辨》,《文物》年10期。

[21]秦士芝:《对盱眙南窑庄出土金饼的认识》,《中国钱币》年4期。

[22]河南省博物馆、扶沟县文化馆:《河南扶沟古城村出土的楚金银币》,《文物》年10期。

[23]黄盛璋:《关于马蹄金、麟趾金的定名、时代与源流》,《中国钱币》年1期。

[24]山西省文物管理工作委员会、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东太堡出土的汉代铜器》,《文物》年4、5期。

[25]赵人俊:《汉代随葬冥币陶麟趾金的文字》,《文物》年7期。

[26]陕西省文物局文物鉴定组:《谭家乡汉代金饼整理报告》,《文博》年3期。

来源:《中国钱币》年第3期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matijina.com/mtjzy/45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马蹄金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